近日,商务部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宣布,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周期调节工作,适时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,确保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中国强劲的经济治理能力成功抵御了内外部风险,有效助推中国外贸实现较快增长。相较全球整体贸易形势而言,成绩来之不易,但是居安思危,仍需不断审视和评估,调试经济治理工具效能,挖掘中国外贸发展潜力。
完善政策体系,继续降低交易成本。新冠疫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,造成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。为此,商务部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》从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出发,提出健全法律法规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、加强财税支持、完善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举措,以“三个重点”清单,即15个重点平台、4个重点工程和6个重点行动为抓手,会同各地方、各部门做好任务分工,制定配套措施,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,切实推动“十四五”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。
营造良好环境,不断优化发展平台。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,困难增多,“有单不敢接”“增收不增利”现象较为普遍。因此,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从制度上纾解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。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国内营商环境,为外贸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,包括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,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,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,提高便利化水平等;另一方面,积极构建良性的贸易伙伴关系,进一步拓展市场。不仅要继续夯实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,适时出台《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》来化解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风险,而且要精心办好广交会、进博会、服贸会等重大展会,指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。
提升服务水平,持续释放制度优势。为了达到“稳主体、促创新、强韧性、拓市场”的预期政策目标,我们将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,在加强同发达经济体交流互鉴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制度创新,包括推动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工作,建立综试区评估与退出机制;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动态调整机制,更好发挥试点区域引领作用;鼓励各地创新配套措施,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服务;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,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,推动海外仓标准建设;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;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等。从而推动外贸创新发展,促进外贸供应链柔性升级,提升贸易效率。
当前,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,国内和国际挑战并存,短期和中长期风险叠加。要不断强化外贸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,就要不断自我超越、积极探索既符合我国自身改革方向,又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的经济治理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