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ofo商城推出拉好友帮退押金功能。用户邀请好友加入ofo可以提前退回押金,除此之外,还有好友下单奖励、“充值10元立即退押2.5元”等功能。ofo甚至进一步将自己定位为电商返利APP,在商品页面显示购物返押金,但要退99元的押金需购物超1500元。ofo这一轮营销看似聪明,实则剜肉补疮,不仅受到网友的调侃和指责,也让ofo的品牌声望进一步下滑。
债主营销,既不合法也不道德。ofo显然已经资不抵债,无法归还上千万用户的押金,这已经涉嫌违法。所谓拉好友帮退押金、充值退押金明显是降低了ofo自身债务履约责任。所以未经债权人同意,这种方式处置债务本身更是涉嫌违法。
再者,《数字安全管理条例》规定:“平台规则、隐私政策制定或者对用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修订,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应当在其官方网站、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行业协会互联网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征求意见时长不得少于三十个工作日,确保用户能够便捷充分表达意见。”很显然,ofo没有经历过这个环节,就擅自改变了平台规则。
从以上三个层面看,ofo此举显然是不合法不合规,损害了用户的利益。同时,ofo此举也是不道德行为。拉人头才退押金,这是让用户去坑朋友,难怪被网友戏称为“找替死鬼”战术。
诚实守信才是平台生存之道。ofo显然是想用一种看似“聪慧”的营销方式,谋求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将一千多万押金债主们转化为“私域流量”,进而推动平台发展。但是ofo忽略了一点。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什么?是信用支撑下的中间人。
互联网平台存在的前提不是流量,而是基于互信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、交往、交换。没有信用互联网平台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。想象一下,如果电商的供货商担忧平台不结货款,用户担忧平台把自己的余额私吞,也像押金一样不予退还,那么这个互联网平台还能存活吗? ofo当前连押金都无法退还,哪个用户敢再往ofo平台充值?哪个用户还敢在ofo平台购物?信用基础都不在,用户黏性无从谈起,流量转化“私域”又有什么意义?
ofo押金问题是涉及千万用户的大事,政府应该对企业资金进行监管,防止ofo从企业层面擅自挪用。即使ofo开展新的业务,也需要对ofo的资金账户进行监管。监管对于ofo并非限制,而是通过监管机制重塑ofo的企业信用。
唯有当ofo有资金能够解决押金问题,有了重建企业信用的底气,才有资格考虑流量转化。移花接木式的手法,既难以解决已有的“退押金难”问题,更有可能衍生出新的矛盾和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