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,随着两会这场“春天的约会”越来越近,不少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和北大厅。备受人们关注的“代表通道”“委员通道”“部长通道”将会在这里再次开启。
如果说,两会是观察中国的一扇窗户,“三个通道”则是读懂两会的一把钥匙。有多次参加过两会报道的“老记者”直言,在“通道”采访,体验越来越好。从最初的采访全靠“堵”、拍照全靠“拉”,到越来越多的部长主动走向媒体、回应民众关切;从专门设置媒体采访区、部长发言台,让“部长通道”成为小型新闻发布会,到去年首次开设“委员通道”和“代表通道”,为大家呈现一幅“国情地图”,细微的变化、点滴的改变,不仅传递着两会开放民主的良好会风,也展示出一个更加自信从容的行进中的中国。
“用开放回应期待,以民主凝聚共识”,这不仅体现在“通道”形式的创新上,更体现在内容的“实打实”里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如何解决困扰大中城市父母的“三点半难题”,海南省三亚市市长阿东回应社会关注时直言三亚决不当房地产的“加工厂”,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卢春房深入回答如何“让更多人坐上更舒适的高铁”……聚光灯下、麦克风前,代表委员、部长主任们,非但不回避敏感话题、热点议题,甚至主动出击、犀利敢言。既有锐度,也有温度,既有金句,也有干货,分量十足的回答,让“通道”不断传来“好声音”,赢得媒体、网民的点赞。
有人说,离麦克风越近,也就离民心越近。用这话来解读“三个通道”,可谓名副其实。既有沟通的意义,也有发布的作用,借助这些平台,不仅能拉近代表委员、部长主任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,还能让人们第一时间、直观有效地了解他们所思所想。这在提升公信力、增加透明度的同时,也能加深人们对热点问题的理解,进而更好凝聚社会共识,构筑网上网下“同心圆”。正如网友所评价的,透明与监督同行,开放与参与并肩,凸显了“中国式民主”的生机和活力,更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。
以更大的视野来看,越来越开放、透明、有序的“代表通道”“委员通道”“部长通道”,背后是两会新闻发布制度的日益进步。放在以往,如何采访到代表委员、部长主任,对于很多媒体而言,着实需要“花一番力气”;但如今,与他们近距离交流,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。仅去年全国两会,全国人大就举行了十四场记者会,全国政协也安排了三场记者会。在代表团开放日、政协小组讨论上,不少代表委员争相发言,更是为媒体提供了丰盛的两会“新闻大餐”。这些,无不得益于新闻发布制度的创新和完善。而这,也恰恰是开放自信、务实民主的应有之义。
越开放,越自信;越自信,越从容。两会大幕,即将开启。期待尽职履责的代表委员发出更多“好声音”,期待身处治理一线的部长主任回应更多关切,以更开诚布公、更务实从容、更“接地气”的姿态,向大众、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开放民主的两会,更加自信笃定的中国。